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中华文脉,深化全民阅读,4月19日晚,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由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精心指导,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县妇女联合会、共青团淮滨县委、县新华书店联合主办,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倾力呈现的“豫出彩·一起来读书”淮滨县2025年“书香淮滨·经典朗诵”活动在淮河公园温情启幕,为全县人民带来了一场余韵悠长的文化盛宴。 从《春天里的中国》的蓬勃生机,到《月光下的中国》的诗意家国;从青少年的活力演绎,到社区志愿者的温情诵读,16个涵盖朗诵、舞蹈、情景剧的节目依次登场,勾勒出“全民阅读、全龄参与”的立体图景,以声音为笔,在世界读书日的春夜里勾勒出中华文明的多元画卷。
活动开篇,县第二小学的孩子们用《红歌串烧》情景剧的铿锵旋律点燃现场,带领观众穿越历史烟云,拉开了这场融合红色记忆与经典传承的文化盛宴序幕。县实验学校张嘉恒的《满江红》朗诵将岳飞的报国之志诠释得淋漓尽致,紧随其后县实验学校学子带来的的朗诵《大雪中的中国》,则以诗化语言描绘冰雪中挺立的民族精神,让观众在静谧意境中感受风雪家国与时代之声。



县实验小学三(16)班的舞蹈《雷锋精神代代传》以灵动舞姿传递奉献情怀,孩子们用整齐的舞步诠释“螺丝钉”精神的时代传承。而杜士明朗诵的《岳阳楼记》则走向深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名句在淮河水声的背景音中缓缓流淌,古文哲思与现代城市的文明脉络在此刻悄然勾连。


“春天在解冻的河流里奔跑,在抽芽的柳枝上微笑……”县实验小学带来的朗诵《春天里的中国》,朗读者以明快语调铺开春日华夏的活力长卷;朗诵《我的乐园》如展开一幅油墨画卷,将“书房即乐园”的生活哲学娓娓道来,引领观众走进阅读构筑的温柔宇宙;县第二小学带来的《中华少年》则掷地有声,“我是黄河的子孙!我是长江的儿女!”的宣言,让少年意气与山河共鸣,在文字中丈量出山河的诗意与壮阔。



县实验学校七(49)班学子演绎的情景剧《如愿》以跨时空对话形式,将革命先辈的理想与当代青年的奋斗图景交织,当“这盛世,如你所愿”的台词响起,台下观众纷纷红了眼眶;淮滨高中学子《不朽》朗诵,则以金石之音致敬先烈,“他们的名字,早已刻进民族的骨骼”的咏叹,让英雄精神在春夜中不朽。最富张力的当属《红高粱》选段朗诵,当小诵读者重现九儿的坚韧,黄土地的豪迈与淮河的温婉在此碰撞出别样火花,展现从红色记忆到文明传承的精神脉络。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县第二小学带来的《劝学》朗诵字正腔圆,战国诸子的智慧穿越千年,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名句中与当代教育观悄然呼应;《家风的传承》则以家庭情景剧形式,通过祖孙三代共读《朱子家训》的场景,展现“耕读传家”的东方智慧。县实验小学五(2)班的《文明三字经》童声朗朗,“讲文明,懂礼貌,孝父母,尊师长”的韵律,以童声童趣展现“书香校园”建设成果,让古典智慧与时代家风在诵读中自然交融。



除了舞台上的文化盛宴,活动现场同步开展的多元阅读场景。县文广旅局同期举办的“书香淮滨”美术作品展成为亮眼彩蛋。本次展览以素描人物与素描静物为创作主线,用黑白线条勾勒阅读场景的温度,与舞台上的声韵雅诵形成独特的“视觉-听觉”文化交响。县新华书店设置的“图书漂流站”惠民图书展人气高涨,各类经典读物与本土文化书籍整齐陈列,读者们或驻足翻阅,或扫码购书,享受春日里的“书香折扣”,让墨香在流动中传递知识与温暖。实验小学组织的“图书跳蚤市场”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捧着《小王子》《十万个为什么》等旧书摆摊吆喝,“以书会友”的稚嫩呼喊此起彼伏。不少家长也带着孩子参与其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不同年龄段的阅读偏好在此碰撞,形成独特的阅读风景线。


“从舞台朗诵到线下‘悦读’,我们希望让阅读成为滨城的生活方式。”县文广旅局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通过“展演+市集+漂流”的组合形式,既延续了的“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文化理念,也让世界读书日的氛围从特定场景走向日常。

此次“书香淮滨·经典朗诵”活动,不仅为热爱阅读和朗诵的人们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舞台,更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全民阅读的热潮,让更多人感受到经典的魅力,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精神。淮滨县文广旅局始终坚持把 “品读一批经典、对话一方水土、滋养一座城市”的“三个一”文化理念贯穿工作始终,也将以此次阅读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出多元文化活动,深耕全民阅读土壤,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书香弥漫整个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