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书法基础知识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

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一、混沌萌生的书法——史前至夏

中国的书法艺术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二、浑然入序的书法——商至西汉

从夏商周,经过春秋战国,到秦汉王朝,二千多年的历史地发展也带动了书法艺术地发展。这个时期内各种书法体相续出现,有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等,其中篆书、隶书、草书、楷书等字体在数百种杂体的筛选淘汰中定型,书法艺术开始了有序发展。

三、开创先河的书法——秦代

秦始皇统一国家后,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

四、求度追韵的书法东汉至南北朝

两汉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式,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东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崔瑗的《草书势》。汉代创兴草书,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著重大意义。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三国时期,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正是在三国时期,楷书进入刻石的历史。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

五、求规隆法的书法—隋唐五代

隋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统一中国,和之后的唐都是较为安定的时期,南帖北碑之发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居书史承先启后之地位。隋楷上承两晋南北朝沿革。下开唐代规范的新局。

六、全面鼎盛的书法——唐代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 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七、尚意宣情的书法—宋至明中

宋朝书法尚意,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同时介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性。

元初经济文化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

明朝书法的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明初书法一字万同台阁体盛行。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书法上追求大尺幅,震荡的视觉效果,侧锋取势,横涂竖抹,满纸烟云,使书法原先的秩序开始瓦解;

八、抒情扬理的书法—明中至清

明末与清,美学主潮以抒情扬理为旗帜,追求个性与发扬理性互相结合,正统的古典美学与求异的的新型美学并盛。清代书法的总体倾向是尚质,同时分为帖学与碑学两大发展时期。

九、现代时尚的书法—今天

在书坛走向多元化的今天,书法艺术升华到观念变革的高层次,这无疑是迈了一大步。书法现代性并不是简单地取决于书法艺术的形式、结构、线条等外在面貌,而是取决于内在精神的现代化。书法现代性的精神是指当代书法艺术所体现、传导的现代社会的价值趋向。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淮河文化内涵与淮滨地域文化特色 下一篇舞蹈基础知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