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淮滨的戏曲和曲艺

              作者 尤新峰

淮滨县域历史上戏剧和曲艺的发展情况我们了解的并不多,尤其是唐宋之间的勾栏、元代杂剧在淮滨县域究竟有无活动我们因为缺乏资料而一无所知,但是,新中国建立后淮滨县域的寺庙中保存有大量的古戏台,古戏楼,如乌龙集帝主宫戏楼,解放后曾作为县监狱的哨塔而保留着,如乌龙集大王庙戏楼,麻里店文昌阁戏楼,不但规模很大,而且建筑十分精美。这些情况说明至少在明清期间淮滨县域的戏曲活动已经十分普遍和活跃。我们现在调查和已经掌握的淮滨县域的戏曲活动,特别是戏曲队伍的产生和发展,基本上都局限于清朝末年至民国期间。从剧种上分有京剧、曲剧、豫剧、花篮戏、花鼓戏、皮影戏、曲艺上有鼓书、河南坠子、道情、清音、琴书、评书。

京剧:淮滨县域的京剧发展最早可追朔到清朝末年,先是湖北黄陂,麻城、武汉、江苏、江西一带的船民来乌龙集营运和定居,带来了皮簧戏和汉剧,以堂会的形式在聚会中清唱,其中杨松亭绅士及东岳庙主持慈印等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到了民国五年(1916年)乌龙集绅士邓和卿与东岳庙主持慈印发起组织了乌龙集平剧社,集上参加平剧社的京戏爱好者有任少甫、熊复勤、段广勋,黄金安、邓良臣、任建安等,其活动内容仍然以唱堂会为主,间或有戏班来乌龙集演出,他们都登台票戏。这时剧团无戏箱,只有胡琴、锣鼓之类。民国十三年(1924),市民汤永光、李德芳从赌场抽份子钱由慈印前往周口买回一担戏箱。民国二十一年(1932)乌龙集各联保又筹款添置衣箱道具,吸收了朱俊德、任子厚、任国良、杨少众、王永轩、段文渊、邓普西、蔡香亭、刘传礼、徐世荣、李文轩、刘志荣等年青学员入社,平剧团规模达到空前,剧团改名为“移风剧社”,但后因社会动乱,剧社戏箱不幸丢失,被迫停止演出活动。民国三十年(1941)国民党淮滨区组织庆祝小南门竣工演出,向张庄集梆子戏小窝班借戏箱,多次遭到当地士坤吴仲英的拒绝,区长杨敬西发动各联保筹款再次为乌龙集平剧社购买一套戏箱,并把剧社改名为“息县淮滨区抗敌剧团”,先后到潢川、息县等地举行过赈灾义演。民国三十四年(1942)“息县淮滨区抗敌剧团”更名为“乌龙集京剧团”由邓和卿带团流动演出,人称“邓家班”。这个剧团建国后成为淮滨县京剧团,一九六一年后成为固始县京剧团。

民国初年,张庄集也有个京戏班叫“良友剧社”。张庄有个穷儒吕晓江,清末考秀才没有考中,于民国七年(1918)到乌龙集学戏,民国九年(1920)回张庄办起了京剧班,称之为“良友”。演出为业余性质,资金来源于民众自筹。演出人员有四十多人,很受当地民众欢迎。民国二十八年(1939)吕晓江去世,剧团停演,随后又恢复演出,改剧社名为“咏霓剧社”。

花蓝戏:这个剧种是淮河上游特有的剧种,是从当地民间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种,在淮滨发源较早,清朝光绪年间已经有不少很具规模的戏班。这个剧种,至今在淮滨仍有传承。清朝光绪年间,台头乡何孝第组建了何老庄地灯班,全班十六人,演出剧目有《西回龙》、《观灯》、《叩彩门》、《小南阳》等很多种。民国三年(1914)过老洋人土匪,戏班冲散,民国十七年何恒新扒出何孝第灯班的狮头、紫檀木简板重组地灯班,演出有《打金枝》、《雁门关》等五十多个剧目。这个戏班一直活动到新中国建立后。清朝光绪十九年(1893),邓湾集吕会宾组建了二十四人的邓湾集红灯班,民国十五年(1916)其子吕少臣继续掌班。演出剧目有《秦雪梅织机》、《脱罗裙》、《梁祝姻缘》等,剧团活动到抗日战争前期。民国十六年(1927),张庄汪营吴培青组织十八人花鼓灯班,演唱民间小调,民国二十六年(1937)吴昌录把花鼓灯班改建为花篮戏剧团,这个剧团,新中国建立后曾改建为“周空大队曲剧团”至今仍有传承。

曲剧:淮滨县域的曲剧大多源于南阳曲剧。民国二十五年(1936),邓湾集十月十五日庙会从乌龙集请来一个南阳的曲剧团应会演出,使邓湾原花篮戏班的演员产生改唱曲剧的想法。之后,以吕亚吾、徐开基、吴中太、赵云祥、袁学海、吴子云、徐世忠、吴凤魁、王仁福等人为骨干,组建了邓湾集曲剧团,后来从息县请曲剧艺人王玉喜及孙姓琴师教戏,从此走上兴盛达到能上演一百多个剧目,有“唱三个月不翻箱”的美誉。该剧团现在仍在演出,建国后在淮滨县的戏剧大赛或调演中多次获大奖。该团老演员袁守相曾赴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擂台赛攻擂。同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钟国选在麻里组建了“麻里店曲剧团”,民国二十七年(1938)剧团从南阳请艺人李治国教戏,这个剧团在抗战末期曾被国民党部队强征为军队剧团,后因游击队袭击解散。这个剧团也和邓湾集曲剧团一样,在淮滨县享有很高的声誉,一直传承到今天。民国期间组建的曲剧团规模较大的还有新里曲剧团,以陈国基、王明芳、李贵祥为主组建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传承至今,被批准为半职业剧团。谷堆集曲剧团组建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以任绪信为首,建国后《两相送》剧目曾代表信阳地区参加河南省现代戏调演。乌龙集曲剧团,为乌龙集第四保保长刘二老金,市民张子茂、张老清、李全德在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组建,主要演员有杨子茂、杨培德、张老清、刘同伦、大弦李全德。1951年春组建为淮滨工会业余曲剧团。1958年由马中培亲自领导,成为脱产的城郊乡文工团,土改中演出有《王贵与李香香》、《血泪仇》、《穷人恨》、《掩护》等时装戏,历史剧有《刘公案》、《打金枝》、《金水桥》等,主要演员有李国庆、智功臣、黄少甫、宫全忠、李文涛、杨子茂、杨培德、刘翠萍、齐云霞、乔如英、大弦杨景化、朱定邦,1961年后改名为淮滨城关工农曲剧团,文化大革命中戏箱在破四旧时烧毁。

曲剧这个剧种虽然在民国才传进淮滨县域,但是在淮滨很受民众喜爱,发展非常迅速,除上述一些能进行商业演出的大团之外,村、镇小型曲剧团在县域还有很多,并且到建国后的八十年代初,淮滨全县职业、半职业、业余剧团几乎近二十余个,其中绝大部分剧种是曲剧。

豫剧:豫剧在淮滨县域的戏班比较少,组班时间最早是麻里店郑焕文于民国十五年(1926)组建的麻里店豫剧团,当时的名称叫“麻里店梆子戏班”,主要演员当时有梅虎(老生)、赵三(须生)、天喜(生)、四娃(旦)、杨胡子(老生)、李麻子(净)。但到了民国二十五年(1936)被迫解散。建国初的1951年,新里公社杨集大队以刘树中为首组织有“杨集豫剧团”一直活动到1984年之后,现在是逢年节始有活动。1962年淮滨京剧团留在了固始,原固始豫剧团进淮滨为淮滨豫剧团,促进了豫剧这个剧种在淮滨县的发展。

花鼓戏:主要是黄陂、黄安、麻城一带的“江船帮”带来的湖北花鼓戏,行腔和道白中融进了豫南地区的方言、习惯。如“打平话”意即不该消费的东西被消费掉了,不该平均享受的物资在消闲中被平均消费掉了。唱腔在原湖北花鼓基础上,揉进了当地豫南民歌的风味,至今仍在淮滨乡镇流传的代表剧目有《夫妻观灯》、《劝赌》等。

皮影戏:淮滨的皮影戏属于豫南皮影的一支,豫南皮影主要流传于罗山、光山、固始、潢川一带。各县由于地域方言差别,在皮影戏演唱使用的民间小调也有着差别。皮影是采用薄的牛羊皮或是上过油的厚纸片雕制成各类戏剧人物,高约一尺二寸至一尺七寸,按照戏剧行当或人物的要求进行彩绘。四肢及头部单独雕刻,以线联缀便于活动。一个皮影需五根以上的竹棍提线操作,最少五根,以保证人物四肢和头部的戏剧动作。一块上过鱼油的白纱布,大约六尺多长,四尺多宽,就是皮影子的屏幕。四周以舞台的形状围上幕布,边条、天条等。戏剧演出,皮影艺人边操作边念唱道白,还要操锣鼓镲等打击乐,琴乐。皮影人物,动物等片子,紧贴屏幕,在舞台两旁挂的夜壶灯照耀下,有如剪影但远比剪影真切、鲜艳,形象生动而逼真,戏情热闹而热烈,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皮影剧团一般三至五人,队伍较小,流动性很强,清末及民国年间淮滨的皮影戏活动非常活跃,张庄、王店、期思、芦集、邓湾等沿河一带乡村,也有一些小型的皮影剧团,其中规模最大的要数邓湾集皮影剧团。清光绪年间,邓湾集的吴允太,徐玉福、吴同林、王彦春等人组织了皮影剧团,名称叫“邓湾集影子戏班”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文武打击器乐齐全,在当地被誉为“愿戏”,红白喜事都要请“愿戏”演出。这个皮影剧团活动到民国年间,因土匪李老末抢劫邓湾集,戏箱被大火烧掉,戏班解散。

曲艺:淮滨县域的曲艺活动,时间应该不会太晚。在曲种上有大鼓书,河南坠子,柳琴书,清音、淮词、评书等。淮词主要活动于乌龙集的绅士之间,作为堂会的形式演出,这种由下河安徽一带传入淮滨的曲艺界于民歌与曲子词之间,伴奏有胡琴竹笛及演唱者手中的筷子、酒盅、瓷碟等,表演优雅闲静,曲调悦耳动听,是士绅们聚会时常有的表演项目。坠子书、琴书之类多有外地艺人在乌龙集一带坐馆演唱,这种场地多为茶馆。大鼓书多数在庙会、集市的空场中演出,淮滨县域的大鼓书分南北两路,北路用大鼓和简板,以表演和白口取胜,南路用大鼓和钢帘,以唱腔见长,评书在乌龙集一带有两种形式,一是坐馆演说有醒木,折扇等辅助道具,表演性较强。另一种是读书为主,乌龙集一带俗称“翻页子”。民国年间,曾有安徽蚌埠的著名评书艺人在乌龙集长期坐馆说评书,并自编了长篇评书《淮河传》乌龙集街上的所谓名人都成了书中的人物,并都像《水浒传》一样有着自己的绰号,评书在淮滨县域是较受民众喜爱的曲种之一。在麻里店还有一个“清音班”,是廖其在于民国十一年(1922)组建,虽然当地都叫它为“清音戏”,但实际只是一种类似戏剧的曲艺表演。演员都是自己操琴按唱本中的行当自己伴奏自己演唱和道白。这个曲艺班一直活动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活动形式都是唱堂会。

总之,戏剧和曲艺在淮滨县域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新中国建立后,这些文艺种类都得到迅速的发展,为活跃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文革以前的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淮滨的戏剧团体达到三十多个,说唱艺人一度达二百多人。这说明戏剧和曲艺在淮滨县域一是历史悠久,二是传承人多,生命力强。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淮滨的民间舞蹈 下一篇淮河文化内涵与淮滨地域文化特色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