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淮滨的民间舞蹈

 作者 尤新峰

淮滨县域民间舞蹈的传入和发展都与淮河码头息息相关,其发展历史可追朔到明朝中期,在明清交际之间,特别是清朝的前三、四代是淮滨县域民间舞蹈发展的重要阶段。淮滨县域集镇密布,历史悠久,期思古镇是楚相孙叔敖的故乡,县政府所在地的城关镇旧名乌龙集,不仅是历史古镇也是豫东南最大的水路码头和盐粮集散地。明清以来的民间舞蹈发展现在依然有迹可寻。首先,淮滨县域的民间舞蹈,大多是以节日庆典,社火庙会为主要载体沿续发展创新。第二,因有淮河码头这个得天地厚的自然条件,随着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份船民、商人不断来淮滨地区交往和定居,淮滨县域的舞蹈南北兼容,形式多样,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地方色彩。

明清和民国期间,淮滨县域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有:龙灯(俗称玩龙)、舞狮(俗称玩狮子)、旱船、小车子、花挑子、跑火马、花鼓灯、赶毛驴、斗牛、踩高跷、扑蝴蝶、抬阁、肘阁、扇子舞、酒盅舞、碟子舞等等。除酒盅舞、扇子舞、碟子舞有时伴随着淮河的说唱成为绅士、儒士们的堂会舞蹈外,其它形式的舞蹈多为庙会、节庆时的大众舞蹈。在这些场合的演出中,舞龙的形式最为普遍,舞龙班遍及城乡,每逢节庆都会有舞龙活动。北庙村的红花龙、其龙骨至今仍是清代宣统年间,农民王树明先祖从湖北黄陂原藉带到北庙集的。被当地群众称为“王家神龙一条”,真可谓是宝贵的民俗文物啦。淮滨的城关,民国以前就叫乌龙集,淮滨县域的人民对龙有着较为深厚的感情,北庙红花龙舞动在每年阴历的正月十五日到二月二日,由当地会首组织舞龙班拜庙,摆上香火、供物拜叩龙神,祈求丰收和平安。正月十五日请龙,到红花龙的放置地,净手,摆上香案、供物、放鞭炮、烧纸钱、叩头。之后由舞龙人按龙骨首尾顺序,把龙接请下来,然后连接龙身穿上龙衣。北庙红花龙共十三节,包括龙头、龙尾、龙骨、龙衣四个主要部分。还扎制有龙珠一颗,通体为竹篾制成。舞龙演员共14人,舞蹈套路变化丰富,主要有“启龙门”、“打场”、“调龙尾”、“穿龙尾”、“穿龙眼”、“戏珠”、“小翻身”、“大翻身”、“摆龙门”、“盘龙”等。启龙后接着就沿街舞动,家家户户都放鞭炮接龙。舞龙活动每日通宵达旦,一直秩序到二月初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夜晚,舞龙活动结束,称为“宿灯”。宿灯前乃需摆好香案、放炮、烧纸钱、叩拜。之后把龙体拆除,龙衣洗净、凉干、叠好,放好防腐防虫药物连同龙珠、龙头、龙尾、龙骨一块封存,等待下一个新年的到来。

除舞龙之外,花鼓灯也是淮滨县域常见的民间舞蹈。淮滨的花鼓灯是明清期间安徽“网帮”船民和湖北“江帮”船民,分别带进淮滨县域的安徽花鼓灯和湖北花鼓戏的结合型舞蹈。在淮滨县域一带又俗称为火伞、火绫子。盖形黄绫伞实际上是花鼓灯舞蹈的程式总指挥,相当于今天仪仗队的仪仗,对整体舞蹈起指挥作用。同时,也有皇盖之下,万民同乐之意。因此花鼓灯演员在装扮上男女老少皆宜,俊生丑旦都有,在表演上狂欢劲舞,绝技杂耍,多面呈现。安徽花鼓灯的本身显示了淮河流域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安徽花鼓灯以舞蹈为主,给人一种欢快祥和,激励向上的感觉。安徽花鼓灯传入淮滨县域之后增加说唱的形式和内容,这主要是和湖北花鼓戏融合演变而来。淮滨县域花鼓灯,主要流行于乌龙集、谷堆集、邓湾集等沿淮一带乡镇,邓湾集至今仍在表演和传承。淮滨花鼓灯除继承安徽花鼓灯的舞蹈形式之外,还吸收了凤阳花鼓、湖北花鼓等演唱形式,演唱曲调一般多用安徽四句推子,湖北花鼓调,地方民间小调等。演唱内容除劝夫、教子等简单生活情节外,大多是插科打浑,打情卖俏之类。所以过去当地有“好男不当兵,好女不看灯”的民间俗语。淮滨花鼓灯一般由十五人组成,八男七女。其中男女丑各一人。男演员身背腰鼓,女演员手持彩色方巾,着彩装。有扎“冲天辫”之男角,手举火伞,亦称火绫子,不停转动或抖动,指挥队列变化。火伞的制作是一根五尺左右竹杆,前端十字形劈开至三分之一处,四分向外成花瓣状,然后扎成花篮形,用彩绸裱糊,装点各色鲜花、穗坠,火伞内置蜡台座,点燃蜡烛,火伞通亮。淮滨花鼓灯表演为行、舞、唱、数板结合,队列变化有“平行对插”、“集体插”、“对子插”、“二龙出水”、“扎对子”等多种形式。演唱的民间小调中数板有“数麻雀”、“摸蛤蟆”等等。表演步法有踏步、蹦跳步、园场步、秧歌步、各种跟头等。

旱船、小车子也是淮滨县域最为流行的民间舞蹈,旱船多为淮河船民的拿手舞蹈,也叫跑旱船。首先,旱船扎制的精致、花俏,有楼船型,也有蓬船型,船以竹料制作,上部扎制五彩花朵,鲜艳明丽,配以彩蝶、绣球等饰物,船身以彩色绸布制成,舞动起来光彩四照,鲜艳夺目,给观众带来赏心悦目的欢乐和享受。旱船舞一般为五人舞,坐船姑娘一人,伴舞两人,撑船郎一人,丑婆或梢公一人。也有花船扎制轻巧,仅坐船姑娘和撑船郎二人舞蹈。也有伴舞女郎四人,撑船一人,丑婆一人,梢公一人,坐船一人,八人共舞的,旱船舞有简单情节,多为表现接新娘或走娘家,有“行船”、:“遇风”、“浅船”、“拜四门”等传统程式,但表演顺序,表演技巧相互之间各有变化。梢公丑婆舞蹈中插以打俏,增加舞蹈的喜庆情趣。舞蹈步伐以秧歌步为主,表演奔放自由,伴奏以堂鼓、大锣、小锣、镲等打击乐为主。一般舞蹈完成一个程式就要伴有一段歌唱,曲调为当地流行的民间小调,唱词多为祝福、歌颂之词,一般无器乐伴奏,有时也有胡琴、唢呐伴奏。小车子舞也和旱船舞一样有着固定的程式,小车子舞一般有坐车女郎一人,伴舞女郎一人,拉车一人,推车一人,丑婆一人,六人共舞,程式有“上坡”、“下坡”、“过桥”、“卧耳”等情节,内容也以接新娘或走娘家为主。小车的制作一般车体为木料,棚为竹料,扎以五彩之花,车裙围以彩色绸布。车的型式上有无棚和有棚之分。有棚称之轿车,无棚视为土牛。无棚时坐车姑娘手持花伞。每个程式之间伴有歌唱,舞蹈以小碎步、秧歌步为主,表演自由。主要以打击乐为主,歌唱时伴奏有时也用唢呐等乐器。

十八钱:俗称“打花棍”,用竹棍作舞蹈道具。每人持一根竹棍,棍两端经切空一段,用铁钉或粗铁丝串上铜钱,饰以大红、黄、绿等各色绒线或绫条,舞动起来“唰唰”有声。舞动时有规律的铜钱响声主要来自花棍与舞者肩、肘、手、膝、臀等部位的敲击碰撞。舞步以秧歌步为主,舞动时有“上翻”、“下翻”、“缠腰”、“腕花”等动作。舞至兴时,亦有“前桥”、“车轮”俗称“溜溜爬”、“小翻”、“空翻”等跟头配合。翻跟头一般为男演员,女演员中也有能做“前桥”、“下腰”等舞蹈动作的。演出人数一般为四人、六人、八人为队,也有十数人以上或更多的。也有两人或单人舞,表演中也有一人持双棍表演。

除上述民间舞蹈形式外,在淮滨县域广为流行的还有舞狮、跑毛驴、河蚌、花挑舞、扑蝶舞等。其中舞狮有文狮、武狮之分,文狮以拜门、祈福为主进行舞蹈,雄狮戆态可掬温文可爱,武狮则动作大开大合有过独凳桥、上桌山、采青等形式。新中国成立之后,淮滨县域的民间舞蹈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发掘整理的《三把伞》、《马车舞》、《围灯舞》、《高跷扑蝶》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省、区大赛中获奖。最近几年来的《花车舞》、《花船舞》、《采河蚌》、《放河灯》等一批创作舞蹈,在信阳茶叶节、映山红艺术节演出成功,并获得大奖。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淮滨的锣鼓牌子 下一篇淮滨的戏曲和曲艺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